1934年5月,徐海东带领着红二十五军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封锁线,成功从皖西地区转移到鄂东北。这一过程持续了数日,徐海东凭借着卓越的游击战术,带领队伍与敌人周旋,虽然敌人数量是我军的数倍,但凭着机动灵活的战法,成功摆脱了敌人的围堵。最终,只有不到3000人的队伍,竟然将二万多敌人搞得晕头转向,打出了一场漂亮的胜利。
然而,这样的胜利背后,部队的减员情况已经相当严重,伤亡人数不断上升。更为紧急的是,军需补给已经完全断裂,若不及时补给,官兵们将面临严峻的困境,甚至可能因饥饿而影响战斗力。
此时,徐海东将目光锁定在了罗田县。通过侦察员的详细报告,徐海东得知,罗田县的敌军守备相对空虚,只有一个国民党团的兵力,以及一些民兵团。而最重要的情报是,罗田县内有国民党的军需仓库,存有大量的武器弹药,此外,银行内还有一笔不小的现金储备。
展开剩余74%面对这种机会,徐海东果断决定分兵两路,向罗田县进攻。毕竟,敌人兵力薄弱,而我军士气高涨,大家同心协力,很快就突破了敌人防线,成功进入罗田县。果然不出所料,敌人的仓库里存有大量武器弹药,而银行里,现金多达7000银元。情况一切顺利,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。
考虑到敌人遭遇了重创,必定会调集增援进行报复,徐海东立即指示部队迅速将仓库的物资和银行的现金转移,同时打开了国民党监狱的大门,将所有被关押的革命战士一一释放。三天后,红二十五军顺利撤出了罗田县,带着充足的补给,战斗力和士气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。
这一日,部队已经成功甩掉了国民党追兵,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庄。长时间的行军与战斗使得士兵们疲惫不堪,徐海东决定暂时休整,并总结这段时间的作战经验。在这个难得的机会下,部队举办了一次庆功宴,大家欢聚一堂,气氛热烈。
在宴会上,徐海东回顾并总结了这段时间的战斗经历。为了鼓舞士气,他特别注重表扬大家的表现,讲述了许多值得称赞的战果,极少提及可能的不足之处。就在庆功宴即将开始时,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。
一名年轻战士突然站了起来,直言不讳地对徐海东说:“军长,不要骄傲,我觉得您的指挥上还是有问题的。”整个宴会瞬间安静了下来,所有人都震惊了,这个年轻战士竟敢在这样的场合直言批评军长,气氛一度变得紧张。其他领导也愣住了,大家不知如何是好。
然而,徐海东没有生气,反而露出了笑容。他平静地问道:“那你说说,我的指挥到底有什么问题呢?”
显然,这名战士并不是一时冲动,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。他毫不慌张,语气平和地回答道:“军长,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胜利,但从整体来看,不能说是全胜。因为我们也有不少不必要的损失。”他继续详细列举了几点问题:“首先,我们的武器装备配置存在问题。前段时间缴获的迫击炮和机关枪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,迫击炮几乎没有用上,机枪也没有放在高地进行火力压制,导致很多次冲锋都损失惨重。就拿我们两个团勉强拿下敌人一个营的山头来说,问题就暴露出来了。第二,撤退时,我们的警戒防范有些疏忽,特别是敌人的残余力量没有彻底清除,撤退过程中,各部队分散了,一些小单位在撤退时被敌人偷袭,像224团撤退时,就有两个排的战士牺牲了。第三,在进攻罗田县时,我们没有考虑到先占领银行,导致敌人运走了一部分银元,最终我们只得到了7000银元。”
这名战士滔滔不绝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,所有人都静静地听着。徐海东听后,非但没有生气,反而对这名战士刮目相看。他微笑着问道:“你说得非常好,谢谢你的批评。你叫什么名字,在哪个连队服役?”
战士站得笔直,回答道:“报告军长,我是手枪团一分队四班副班长,刘震。”
徐海东拍了拍刘震的肩膀,赞赏道:“好样的!大家要向刘震同志学习,我们只有每个人都敢说真话,讲出自己对战斗的思考,才能够更好地取得胜利。今天,我听了刘震同志的发言,非常欣慰。好了,大家开饭,庆功宴开始!”说完,徐海东紧握了刘震的手,目送他回到座位。
没多久,刘震接到了调令,晋升为224团1营1连的指导员,这一职位的提升,也是徐海东亲自提拔的。理由是,刘震不仅有独立思考的能力,而且在战斗中展现了极强的战略眼光,是未来可造之才。
果然,刘震不负众望,在之后的战斗中屡建奇功,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才能,最终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。
发布于:天津市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